© Reuters. 回不去故乡,金融人“困守”北京,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听取“涨声一片”
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俊岭)讯,“年初带了300块钱出去打工,年末兜里还有300块钱,在北京白吃白喝一年没花钱,嗯嗬,明年还来!”也就练了两三次,6岁的儿子就能将台词一字不落地背出来。
虎年大年初三,身在金融圈的王先生一家三口关掉电视,像模像样地模仿着短视频里很火的一个段子。在新冠疫情袭来的第三个春节,这是他们响应“非必要不出京”,留守北京度过的第二个春节。
没有了千百年来的爆竹声声,也没有亲朋好友的迎来送往,热门景区也不再有往年的喧闹,也暂时放下了资本市场的喧嚣,数百万家在他乡的“北漂”,各自选择称心的方式来打发闲暇的春节时光。
回不去故乡,这个春节有点“闷” 热气腾腾的主菜、荤素搭配的配菜、堆满桌席的果子,在一阵觥筹交错的欢笑声中,亲朋好友围坐在炕头随意地聊起家常——这是远在东北的家人发来的春节聚餐视频,却让困守北京的小吴眼馋了好几天。
早在一个月前,在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做机构销售的小吴就订好了回家的机票。无奈天不遂人愿,1月中旬丰台西南郊冷库疫情爆发,让他原本准备回家过年的愿望再次化为泡影。
由于住在这波疫情的重灾区丰台,两周前,小吴的家人打来电话,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的,要么“原路折返”,要么“集中隔离”,无奈之下,他只好取消了返乡的行程。
回不去心心念念的故乡,不得不减少非必要的外出和聚餐,小吴这个春节大多数时间都困在几十平米的屋里。“我刚办了一个视频会员,这几天差不多把去年的热门电影都看完了!”他说。
与小吴不得不留守北京过年有所不同,家有小学生的王先生一家,早早就决定了留在北京过春节。“孩子学校有规定,原则上不出京。”这也是他们一家三口留京过年的第二个春节。
除夕之夜,王先生一家三口象征性地吃了一顿自己包的饺子,“至少得给孩子找一些过节的仪式感”,然后打开了尘封数月的电视机,几个语言类节目让他们欢呼雀跃,于是一个“奇怪”的想法产生了。
对照着经典的小品和热门的短视频,他们开始模仿着拍起搞笑段子来。妈妈从冰箱端上一碗豆腐丝,这是一碗“海参炒面”的道具,儿子模仿者宋小宝用筷子翻了两下说:“海参炒面,海参呢?”
“请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儿子对着妈妈斥责道。妈妈一脸平静地回答:“我叫海参,面是我炒的!”台词一字不落,表情管理到位,随着爸爸一声“咔!”这个母子版的“海参炒面”顺利杀青。
过去一年,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孩子们的作业少了,各类培训班也少了,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细心的父母发现儿子的喜剧天赋,趁着这个春节假期,尝试着让孩子熟悉下“镜头”。
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听取“涨声一片” 包饺子、守春晚、赶庙会、看电影……即便是“困守”北京过年,对于很多家在外地的“北漂”而言,过年该有的“仪式感”也一件不拉。不过,在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却少了往年的很多“固定节目”。
“包饺子”和“守春晚”这两样,简单易操作自不必说。只是,疫情再次突如其来,减少人员聚集,往年人山人海的庙会早已不敢奢求,而今年票价畸高的“春节档”,也让很多电影迷必须学会有所取舍。
在某知名投资论坛,一位晒出票根的观众称,大年初一,他们一家四口看了一部电影,光电影票就花了将近300块——两个大人票,一张80元;两个小孩票,一张65元!这还是在郊区!
疫情袭击下的电影市场,院线、影院都希望借着这个春节档将平日不敢重负的成本抵一抵,但动辄百元的电影票,却挡住了很多想在春节期间看场全家欢的潜在观众。
这个春节期间,不仅电影票涨疯了,洗车成本和打车的起步价也都涨了不少。以往洗个车最多二三十块,春节洗车一下子就涨到了七八十,快车起步价也从十二三涨到了二十块。
“本单含有春节服务费7元,加价金额将全部给到司机!”尽管网约车平台推出了十分诱人的“春节服务费”,但选择春节出车的司机与春节期间打车的需求仍不成正比。
前前后后呼叫了十多分钟,一位刚从老家返回北京的乘客终于叫到了车。去年没回成家,今年请假回家住了几天,叫车时软件两次弹窗“提醒”:本单含春节服务费7元!她猜测,估计是怕产生司乘纠纷吧。
旺盛的打车需求,高额的出车叠加奖励,也让一位不久前刚告别基金圈的老李跃跃欲试。年前,他考下了北京市网约车驾驶员证,在这次职场“空窗期”,他想体验下网约车带来的自由度和充实感。
从惶恐到淡定,从动荡到接受,不知不觉间,新冠疫情已经陪伴很多人度过了第三个春节,在资本市场短暂“休市”的这几天,金融圈的从业者也难得放空自己,陪陪家人。
回不去故乡,金融人“困守”北京,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听取“涨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