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uters. 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收金480亿 央国企466亿包揽16宗地块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洁)讯,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于2月17日落下帷幕。
自去年开始,房地产行业资金面趋紧、销售面转冷后,土拍市场明显降温,而从今年北京首轮集中供地表现来看,房企拿地依然谨慎。
北京此次集中供地共推出18宗地块,总建筑规模169.5万平方米,总起拍价达491.8亿元。其中9宗地块因仅有一家房企参与网上竞价而提前成交,1宗地块流拍,8宗地块进入拍卖环节。
最终,17宗地块总成交价为480.2亿元,较2021年首轮集中供地1109.7亿元的总成交价下滑56.7%。17宗地块中,仅有一宗地块被民企旭辉获得,剩余地块均被央企、国企包揽,成交额466.155亿元。
“中海、华润、保利、城建、首开等企业参与热情较高,这与稳健型房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直接相关。”贝壳分析师潘浩表示。
具体来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从第一轮集中供地成交数据看,房企资金链依然紧张,开发商除对个别地块出价较高外,对大部分地块出价都非常谨慎,竞争力度远不如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大部分地块溢价率均不高。”
“从这次土拍情况来看,房企整体的盈利空间还是不太乐观,毕竟市场还未有所好转。”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房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此次集中供地的18宗地块共吸引22家房企及联合体参与,拿地企业主要以央企国企为主,包括中海、保利、华润置地、金地、城建、首开、建发、绿城等,而民企基本不见身影。
“年初获取的地块有机会本年内形成储备货值,也成为房企关注本轮土拍的重要因素之一。”贝壳分析师潘浩表示。
从本轮集中供地的项目看,传统热门区域的土地依然受到更多关注,朝阳的两宗土地、昌平生命科学园三期、经开旧宫镇4地块受关注程度较高,收到5家以上房企报价。
其中,昌平生命科学园三期地块竞争最为激烈,共有10家房企报名参与,在多轮竞争后,建发举牌触及价格上限,而转入竞报现房销售面积程序后由于迟迟未有房企举牌,最终建发以价格上限27.715亿元竞得该地块,溢价率为15%,住宅销售指导价6.2万/平方米。
值得关注的是,绿城在本轮土拍中表现亮眼,共斥资98.4亿元竞得三宗地块。其中朝阳崔各庄地块在触及了价格上限后,转入竞报现房销售面积程序,最终绿城以43.47亿+4.1万平方米现房销售竞得朝阳崔各庄地块;石景山刘娘府地块、亦庄新城地块也被绿城分别以以40.17亿元、14.76亿元竞得。
此外,华润置地、中海、保利金地联合体均竞得两宗地块。
华润置地的两宗地块拿地总金额为79.94亿元,其中丰台区玉泉营地块在触及价格上限后,转为竞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最终华润以57.12亿+6%政府持有份额竞得;华润还以22.82亿元竞得石景山首钢园824地块。
中海竞得的两宗地块分别为大兴区旧宫地块以及昌平中关村地块,拿地总金额为57.4亿元;朝阳王四营地块以及顺义新城地块由保利金地联合体竞得,总金额为59亿元。
而丰台卢沟桥地块、大兴黄村、西红门、副中心、房山及怀柔等地块由于在开拍前仅有一家房企报名,最终底价成交,分别由北京城建、兴创、中建三局兴创联合体、北投、中建智地、怀柔科学城等获得。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北京属于全国较早进行集中供地的城市,随着楼市政策边际放松,预计后续其他城市土地市场也有小幅复苏的可能,但大复苏确实不具备条件和基础。
“后续上市房企购地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市场能否活跃,因此从增强房企拿地意愿、活跃土地市场的角度看,关键还要确保各地房屋销售市场的活跃。”严跃进说。
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收金480亿 央国企466亿包揽16宗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