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还能涨多久?南向资金现净流出,机构呼吁警惕内资获利了结
财联社1月10日讯(记者 成孟琦)自去年11月以来,恒生指数较低点已反弹超4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接近60%。此轮反弹中,南向资金一直源源不断地为港股提供“活水”。
在1月6日至10日,南向资金连续3日出现净流出,净流出额分别为13.44、12.25和0.06亿港元。此前,南向资金曾自12月21日起连续9个交易日净买入。对于南向资金的净流出趋势,中泰国际呼吁警惕内资获利了结。
来源:wind 与此同时,海外资金何时回流港股、能否接过港股上涨的“接力棒”,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
流入趋缓,南向资金有获利了结倾向?
南向资金2022年全年每月都维持流入态势,即便是在10月市场跌幅最大的时候依然逆势大幅流入。不过,中金研究认为,11月市场反弹以来,南向流入势头反而放缓,并在11月下旬出现8月底以来的首个周度净流出。对比后可以发现,11月南向资金日均流入为22.8亿港元,明显要低于10月市场大跌时的46.1亿港元,这一数字在12月更是萎缩至4.7亿港元。流向上,11月以来南向资金主要买入通信服务、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由于市场大幅反弹期间南向资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出一定获利回吐的迹象。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大额流入A股,反映外资正跑步进场回流中国股市,中泰国际认为,若恒生指数在春节前升至22000点水平应是趁机获利时间,而港股通连续两天录得净流出也反映部分内资有开始获利结算的倾向。
外资正在回流港股?机构就此展开battle
2022年海外主动资金全年持续流出港股规模达到140亿美元。对于近期港股大幅回调,中泰国际认为不排除一直低配港股的外资重新增配导致港股进一步拉升。
国信证券王学恒从人民币快速升值、北向资金流入A股和港股市场外资持股较高标的反弹幅度、2023年首周港股通标的的业绩上调攀升三个角度分析,认为外资流入港股加速。
港股方面,王学恒团队筛选了华润置地、友邦保险、中国平安、龙湖集团、申洲国际这5支港股通资金占比较低、长期投资价值较优的蓝筹股作为组合,认为若此组合跑赢恒生综指,那么外资则比内资更加看好港股市场。结合此组合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认为外资自11月初已经开始稳定地流入港股市场。
中金公司则认为,外资总量上还未能逆转净流出趋势。尽管过去两周流出步伐放缓,表明或有局部资金回流,但至少说明海外主动资金不是本轮港股快速反弹的主力。近期,中金与客户和交易渠道交流反馈后,发现短期内交易更为活跃的资金,以对冲基金和量化投资者为主;一些多头资金近期也开始增加配置。
海外资金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国际机构唱多中国市场,正成为近期不容忽视的现象。
海外独立研究机构Gavekal Research的联合创始人Louis-Vincent Gave,谈到2023年展望时,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是非常值得增加配置的资产类别,而中国市场将要面对三年被压抑需求的集中释放。
回顾2022的三个关键词,Louis认为,一是美联储更加强硬、二是美元走强、三为中国受疫情扰动。投资者们习惯于将新兴市场视为中国经济和美元的衍生品,但2022年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或南非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这在美联储紧缩周期中是非常不寻常的。新兴市场面临宏观逆风时都能表现优异,现在这些逆风正在变成顺风。2023年,世界面临着中国重新加大开放、美元回落、和美联储几乎已经完成了紧缩周期。
香港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瑞银正在举办的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尽管面临疫情挑战,香港的资产管理规模仍高居地区榜首,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展望未来,香港在三方面机会显著,包括“互联互通”机制在股票、债券、财富管理交易量上存在上行空间;绿色金融相关资本市场,如绿色债务、私募股权投资和碳交易的机会;作为离岸风险管理中心,国际投资者可在香港对冲外汇和利率风险。对于近期的美联储加息周期,香港无调整港美元挂钩机制的计划,因此机制已经历多个周期、得到充分考验。
而已经大幅反弹的港股,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对此,中金认为今年一季度港股有望维持积极前景,但二季度后不确定性则开始增加。具体看来,随着美国通胀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且国内政策支持预期升温,一季度对港股继续维持积极看法;但踏入二季度后,中美两边的不确定性或都将增加,一是因为届时美国衰退压力逐步加大,增加市场分子端压力,不排除引发市场波动和美元走强,类似于2019年5~7月;二是中国疫情达峰后经济活动修复和两会结束后,市场也需要验证实际修复的程度和各项稳增长政策的兑现效果。
港股还能涨多久?南向资金现净流出,机构呼吁警惕内资获利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