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副校长金李:政府要做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 提供者 财联社

  • Post category:股市
  • Reading time:1 mins read

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副校长金李:政府要做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 © Reuters. 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副校长金李:政府要做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

财联社2月23日讯(记者侯润芳 郭松峤)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在接受财联社专访谈到消费复苏的话题时表示,今年消费的表现肯定会比疫情这三年要好,甚至不排除会超过2019年。

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超额储蓄”和房贷“提前还贷难”的现象亦引发关注。对此,在金李看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回暖,只要经济不受到预期以外因素的严重影响,从上到下都会感受到对未来信心的提升,未来强储蓄的动力就会下降。

此外,金李还表示,要想提振消费,最重要的还是提振居民信心,改善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信心来自于收入和财富的长期增加。政府要做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一个是增加居民的工作机会,增加居民现在的工作收入。另外一个是要稳定房价,这是因为房价是很多居民手里面最大的财富来源。此外,还要解决养老这一民生短板问题。

财联社:如何看待当前消费复苏的情况?

金李:疫情放开之后,经济迎来了快速的复苏,尤其在一线城市感受更明显,这主要由于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开始投资并上项目,随即出现用工增加,并带来对工资收入增加的预期。消费提升首先要建立在收入增加和财富增加,收入大部分是来自于工作,有工作机会就会有收入,有收入就可以提升消费,这是最常规的消费提升手段。随着时间推移,一线城市的经济复苏情况会逐渐向其他城市传导,2到5线城市复苏的迹象目前看还不明显,会有一个“涓滴效应”的过程。

财联社:自去年12月份以来,已有超过40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餐饮、文旅、冰雪运动等多个领域。地方政府的这些行为能否提振消费?疫情发生后,中国经济学界一直有发钱还是发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的争议。对此,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金李:消费券也好,直接发钱也好,如果不能够改变老百姓对未来长期信心和预期的话,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消费券在短期可以有一个明显刺激效果,但长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现在老百姓的心态对未来的预期并不坚定,提振消费要关注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总收入,短暂的消费券的刺激作用是不可持续的。比如,给一位员工增加1万元钱奖金,但未来不会再发,他就会考虑到未来,他也会花少量的钱,并将大部分的钱存起来。反之如果他的收入逐年增加,那自然就会消费。

总之,消费券短期可以解燃眉之急,长期来看,只有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居民才敢花钱。对此,政府要做的事情是提振居民对未来的信心和预期,同时解决民生短板。

在提振信心、改善预期方面,还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和财富,只有收入和财富增加了,居民才会愿意去消费。我们的居民实际上是在下意识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其中,对未来的预期和收入状况会影响到其财富管理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其消费表现。当居民对未来的信心变弱时,以及其对未来长期的需求没有得到解决时,居民就会减少消费。

如何理解?比如说,如果说居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这“三座大山”的问题没有解决,居民就会减少消费支出。最近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地方的房价并不稳定,所以老百姓觉得手里财富较少,工作也面临着压力,很多人有钱都不敢花。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增速显著高于往年水平。

所以,增加消费最重要的还是提振居民信心,改善居民的预期,信心和预期来自于收入和财富的长期增加。政府要做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一个是增加居民的工作机会,增加居民现在的工作收入。另外一个是要稳定房价,房价其实是很多居民手里面最大的财富来源。

此外,还要解决养老这一民生短板问题。养老第一支柱是国家的社保,第二支柱是企业的年金和行业年金。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当前面临着养老金第三支柱不足的问题。这些不足的话,老年人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急剧下降。也因此大家现在都有这个意识,要为自己的未来存钱,教育、医疗和养老是民生的“三座大山”,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算给钱老百姓也不敢消费。

财联社:你如何看待当前的“超额储蓄”和房贷“提前还贷难”?对消费有何影响?

金李:居民储蓄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好。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回暖,随着“涓滴效应“逐渐形成,只要经济不受到预期以外因素的严重影响,从上到下都会感受到对未来信心的提升,未来强储蓄的动力就会下降。

“提前还贷难”背后的逻辑是对房地产市场前期的打压,使得老百姓形成一个悲观预期,即房价涨不上去了。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是在平稳上涨,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把大量的财富投资在房地产和相关领域做长期储蓄。大家认为买房子比投资股票、债券效果好。但最近一两年,房地产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松动,这也跟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相关,也影响到老百姓的购房意愿。

但目前的这种情况只是老百姓的钱暂时没地方去,假如资本市场等其他选项不错,这些钱慢慢会有一部分分流到股票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经济恢复和资本市场复苏,这也许会是一个短暂的现象。

财联社:对于2023年消费的表现,你的整体判断是怎样的?

金李:我比较乐观。(2023年消费表现)肯定会比疫情这3年要好,甚至不排除会超过2019年。

疫情会改变人的生活模式,老百姓在消费时会调整优先级。这几年疫情对经济造成下行压力很大,老百姓是不花钱的。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当前经济本身也是一个很平稳向好的恢复状态。虽然说前几年因为有国内国外的各种问题,让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面对很大压力,但是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很强,经济一定会慢慢恢复,随即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居民会有更好的工资收入。

政府还要投入涉及养老、教育、医疗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解决老百姓这“三座大山”的忧虑,使得他们不用这种谨慎性的储蓄,把大量的资源留在未来去应对未来老年所产生的问题,国家如果做好老年问题保障,包括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老百姓自然就不用自己去存那么多钱。

两会前瞻|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大副校长金李:政府要做提振消费信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