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2
盲盒第一股强势反弹。3月1日,泡泡玛特(09992.HK)高开高走,收涨11.47%,报收于24.3港元/股,市值达335.5亿港元。
自2021年初开始,泡泡玛特股价步入漫漫熊途,至2022年10月份累计跌幅超90%,令投资者咂舌。而从去年11月初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约139%,明显超越同期恒生指数的涨幅。虽然相比此前的跌幅反弹仍很小,但起码让投资者看到了公司复苏的希望。
近些年,伴随着年轻一代消费口味的变化,盲盒赛道快速走红,资本市场相关的讨论热度很高。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盲盒市场规模从25亿元扩张至2021年的近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75%。
泡泡玛特就处于这高景气的赛道,业绩也不断飞奔,2017年至2021年,泡泡玛特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57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5.24亿元、8.54亿元,可谓爆发式增长。公司于2020年末登陆港股资本市场,头顶光环无数,获机构疯狂追捧。
机构看好盲盒赛道并非一味赶潮流追热点,有观点认为,盲盒是一件挺有趣味性好玩好奇心的事情,可能你会开出惊喜,也可能会失望。重要的是,人的好奇心被挑起,用户粘性很高。另外,盲盒里的人物IP其精神内核在于“收集、陪伴和治愈”。当前居家“宅”文化盛行,孤独、无助、迷茫、没有归属感是这代人的真实写照,潮玩很大程度上是她们的精神寄托。甚至有基金经理喊出,潮玩就是年轻一代的“茅台”。喝茅台的60后和玩盲盒的90后,本质都一样。
不过形势急转直下,2022年以来,疫情的打压来袭。仅四至五月份泡泡玛特在上海就已累计关闭了42家门店,基本上两个月都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不少线下零售店、机器人店营销受损,公司的主要营收来自于线下,疫情极大的挫伤了公司的经营状况。
另一方面,盲盒行业“盲目”狂奔引起了监管的注意,泡泡玛特旗下爆款产品,曾被炒到3000元的隐藏款Molly,随后价格暴跌了七成多,不少消费者深感被“割韭菜”。诸如此类的炒作还不少,投机和非理性行为充斥在盲盒市场,商家通过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设置不合理规则等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也多有存在。
所以监管祭出重拳,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提到,鼓励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引导理性消费,避免二级市场过度炒作等。
各类利空因素的影响下,作为龙头的泡泡玛特,业绩遇冷是情理之中。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达23.59亿元,增速仅33.1%,较去年同期泡泡玛特营收同比增长为116.75%,明显踩了“刹车”。此外,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亿元,相比去年小幅度下滑约7%,公司近几年首次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这或许也是去年7月份泡泡玛特股价继续被戳“泡泡”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消费市场动力不足,尤其是主力的年轻消费群体购买意愿下降,直接影响到泡泡玛特的业绩表现。在经过为期几年盲盒市场的“狂飙”之后,无论是投资端还是消费端的热情似乎都在逐渐冷却。
对此,管理层采取破局之道,首先是泡泡玛特的盲盒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部件脱落、存在划痕、上色不全、售后订单敷衍处理等问题经常发生。公司大笔投资,全面改进自身供应链,确保产品质量童叟无欺。然后是高端化,公司旗下的MEGA珍藏系列,主要是选择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合作,推限定联名款。像之前和日本知名设计师大久保博人推出的MOLLY的联名,就得到了不少潮玩收藏者的喜爱。此外,2022年公司还在出海业务发力。彼时泡泡玛特的副总裁文德一便将2022年形容为“潮玩出海元年”,并对外放话泡泡玛特未来10年最重要的发力点之一便是国际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泡泡玛特近几个月以来持续回购股份,累计耗资上亿港元。管理层不断回购,也给公司未来的股价增添了信心,老板王宁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泡泡玛特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希望能成为国际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
整体来看,资本市场恐慌情绪已经过去,泡泡玛特的利空尽出,股价开始反弹,公司作为潮玩龙头的长期价值,开始被资本市场重视,未来能否再回巅峰,尚需持续跟踪。
潮玩市场回暖,泡泡玛特大涨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