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聚焦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专家:加速畅通双循环 多部门应协同发力打通堵点 提供者 财联社

  • Post category:股市
  • Reading time:1 mins read

国常会聚焦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专家:加速畅通双循环 多部门应协同发力打通堵点 © Reuters. 国常会聚焦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专家:加速畅通双循环 多部门应协同发力打通堵点

财联社12月1日讯(记者 史思同)“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明确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聚焦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优化政策以及落实好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等等。

近年来,国内持续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业内专家看来,内外贸一体化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满足和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同时有利于外贸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不过目前内外贸一体化仍然存在短板,如一体化调控体系不够完善,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等等。对此专家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就在于相关规则、管理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尤其是税收和外汇方面。要实现内外贸一体化,需要税务局、海关、外汇局的多部门支持,尽可能地减少内贸与外贸的政策差异,真正实现买全球和卖全球。

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

会议指出,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要聚焦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优化政策,切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要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落实好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共同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内外贸一体化对于推动国内企业转型升级、释放创新活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财联社记者,对于当前全球需求面临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外贸企业更好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帮助企业更好发展;2022年国内商品零售市场约44万亿元,外贸达41.6万亿元(出口23.6万亿元),加之国内消费升级,市场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对于国内企业、外贸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内贸和外贸是连接生产消费、对接国内外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微也曾表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对打造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和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2021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部署。彼时《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

去年5月份,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决定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随后于12月份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试点地区。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多数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了解,作为国内首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城市,宁波已有超九成的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企业开始做起了国内贸易,按照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标准生产以及同样的质量“三同”标准研发、设计、生产。2023年上半年,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了6200亿元。

内外贸差异主要在税收和外汇,需税务局、海关、外汇局等多部门支持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从体制机制着手,以创新促发展。王微提出,一方面要以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带动其他方面的一体化;一方面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内外部市场的一体化;同时还要以内外贸相关标准衔接对接,促进与国际标准接轨对标,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在周茂华看来,国内推进外贸一体化,主要是围绕推动我国经济制度、规则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打通内外外贸一体化的梗阻,让国内企业、外贸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他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就在于目前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问题,一体化调控体系不够完善。接下来,我国需围绕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和存在的问题,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产梗阻,促进内外贸标准、检验认证及监管衔接,为企业提供便利。

“例如加强与国际制度、规则相衔接,进一步优化跨境通关流程手续,调整、优化内外贸的质量等标准体系,调整内外贸税制标准,为内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金融、销售等方面服务等。”他补充道。

“内外贸的差异主要在税收和外汇,出口退税、海关通关是否便利,收汇是否顺畅等等。”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志毅指出,目前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堵点还是“老问题”,如税务局给了政策是否又会变成税收洼地,涉及偷漏税;海关给了报关编码收汇是否能够顺畅;退税或将来发生退货是否会有问题;外汇方面给了政策是否就能实现阳光化,将之前习惯走地下钱庄的资金收付汇转向银行、支付机构等合规渠道办理。

在王志毅看来,要实现内外贸一体化,需要税务局、海关、外汇局的多部门支持,尽可能地减少内贸与外贸的政策差异,真正实现买全球和卖全球。如广交会和进博会,一个是出口一个是进口。而外汇方面的支持主要是越诚信越便利,推出各种便利化试点,优质企业可以免于审单直接在银行办理经常项下收付汇,减少企业跨境收付汇的摩擦成本。

国常会聚焦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专家:加速畅通双循环 多部门应协同发力打通堵点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