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相对汽油溢价创历史新高 一场全球“柴油荒”已不可避免? 提供者 财联社

  • Post category:股市
  • Reading time:1 mins read

柴油相对汽油溢价创历史新高 一场全球“柴油荒”已不可避免? © Reuters. 柴油相对汽油溢价创历史新高 一场全球“柴油荒”已不可避免?

财联社11月17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柴油库存不断减少,导致柴油价格相对于汽油和原油的溢价达到创纪录水平,柴油可能已成为全球能源危机进入当前阶段最大的痛点……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和石油价格信息服务(OPIS)的数据显示,尽管美国汽油价格今年累计上涨了约14%,但柴油价格的涨幅显然要更为惊人——上涨了约50%,目前已来到了每加仑5.35美元。

这导致柴油相对汽油的溢价达到了1.61美元的历史高点,而在一年前,两者间的价差仅为23美分。

此外,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10月份,运往纽约港的柴油批发价格较原油的溢价也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该机构还报告称,美国柴油储备仅够维持25天,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种种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哪怕是在油气行业已完全能自给自足的美国,“柴油荒”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

柴油市场彻底陷入混乱

和汽油一样,柴油也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柴油是农业和制造业设备的大多数发动机以及卡车和火车的首选燃料。柴油零售价格主要包含了炼油成本,而炼油成本通常会随着这一提炼过程中使用的天然气价格而变化。

造成今年柴油短缺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仍是俄乌冲突。俄罗斯的柴油出口比原油出口受到的干扰更大。俄罗斯减少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也提高了欧洲的炼油成本,同时推动发电厂等终端用户从消耗天然气转向柴油。

这场冲突也放大了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去年的恶劣天气已经推高了天然气价格,抑制了柴油供应。而在疫情期间,对燃油的需求几乎没有下降。从采矿、制造企业到分销商和零售商,高昂的价格正在打击这些企业,它们为运输货物支付了创纪录的费用。

Bath & Body Works、克罗格超市、荷美尔食品公司和家乐氏等都已表示,柴油价格攀升是近几个月面临的一大不利因素。这些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胀。

与此同时,瓦莱罗能源、马拉松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等美国主要炼油企业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三家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均上涨了逾80%,而标普500指数同期则下跌了17%。

尽管柴油短缺预计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但即将到来的冬季无疑带来了风险,因为柴油可以与取暖油相互替代,这在美国东北地区的家庭尤其流行。

全球炼油产能在疫情大流行期间的下降,以及法国炼油商最近的罢工,也是造成近期柴油短缺的原因之一。自2020年夏季以来,美国柴油库存就一路呈下降趋势,目前比前五年的低点还低了约10%。在美国东北部,这个数字更是高达40%。

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策略师Vikas Dwivedi表示,美国东海岸的柴油和取暖油库存目前约为2500万桶,以往平均一个冬天就会消耗约2000万桶。然而,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很容易消就耗掉2300万、2400万、2500万——而这几乎是你所拥有的一切”。

更令人担忧的可能是欧洲?

当然,目前美国面临的柴油短缺局面,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因为美国政府未必真的没有更多后手。

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本周二表示,美国总统乔·拜登正考虑要求石油公司在美国国内储存更多的柴油,因为美国东北部柴油库存的减少,引发了人们对今年冬天油价飙升的担忧。

格兰霍姆在于埃及举行的COP27大会上接受采访时称,尽管美国仍然是向面临能源危机的欧洲盟友出口柴油的主要国家,但“我们也想先确保美国有充足的燃料供应”。

格兰霍姆的声明标志着美国迄今为止最明确的官方态度,即总统拜登正在考虑建立强制性储备要求,以应对危险的低燃料库存。

因而,眼下真正更为危险的,可能还要当属欧洲。

事实上,国际能源署(IEA)近期也曾警告称,柴油可能是欧洲能源危机的下一个痛点,因为欧盟针对俄罗斯出口的制裁将在这个本已“异常紧张”的市场加剧竞争。该机构补充称,欧盟针对俄罗斯柴油和其他精炼产品的进口禁令在明年2月生效后,市场将会更加紧张。

“对非俄柴油供应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欧盟国家为了从美国、中东和印度争取货源,将不得不(出高价)挤走那些传统买家,提高炼油产能最终将帮助缓解柴油供应紧张。然而在那之前,如果价格涨得太高,可能会不可避免地进一步破坏需求,以解决市场失衡问题,”IEA表示。

截至10月,欧盟国家每日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已经减少110万桶,柴油进口减少5万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计算,针对俄罗斯原油和精炼产品的进口禁令分别在12月和2月全面生效后,欧洲将不得不从其他来源落实每日110万桶原油和100万桶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的供应。

柴油相对汽油溢价创历史新高 一场全球“柴油荒”已不可避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