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uters. “悲欢并不相通”? 酒企“喜”迎收官捷报 经销商却陷“库存之困”
财联社12月3日讯(记者 吴蔚玲)临近年度收官,多家白酒企业传出捷报,年度目标完成在望。但在经销商环节,库存之困依然待解,临近新年打款,经销商再添现金流压力。
酒企与经销商“悲欢并不相通”。白酒行业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受制社会流动性降低,部分酒类消费场景消失,整个市场需求大幅降低,但与此同时商务社交、走亲访友等刚需性消费仍在持续,有品牌、有文化、有价值的名酒成为直接受益者。
捷报频传VS生意惨淡 距离今年收官还有不到一个月,多家酒企传来捷报。
11月25日至27日,贵州董酒销售有限公司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会议透露,早在今年10月14日,董酒已完成今年经营业绩,实现利润、税收、销售规模三者同比高速增长,提前78天全面进入2023年工作。
贵州茅台(600519.SH)也发布公告称,截至11月21日,今年实现茅台酒营业收入894.08亿元,含税收入1005.69亿元。财联社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了解到,该收入不包括系列酒的收入。系列酒方面,有公开资料显示,主力产品“茅台1935”营收已超42亿元,在安徽、北京、福建等19个省区出现卖断货的现象。
财联社记者梳理、测算各酒企三季报和年初经营目标发现,截至三季度末,以营业总收入指标测算,洋河股份(002304.SZ)已达成年度营收目标的90%,古井贡酒(000596.SZ)、山西汾酒(600809.SH)已完成年度目标的80%以上,泸州老窖(000568.SZ)、五粮液(000858.SZ)、水井坊(600779.SH)也已实现年度目标的70%以上;从利润总额指标来看,至三季度末,古井贡酒已超额达成全年利润目标。
在一片向好声中,部分区域性酒企却“掉头向下”。前三季度,伊力特(600197.SH)、金徽酒(603919.SH)等酒企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伊力特在三季报中指出,8月初疆内市场疫情频发,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四季度压力依然巨大,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将同比下降30%左右。
酒企捷报频传,但经销商环节在经历中秋、国庆的“旺季遇冷”后,依然充满压力。
谈及近期经营情况,一位经销环节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直言“生意惨淡”。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亦有销售人士对库存白酒进行低价出售,前述经销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此举主要考虑现金流,打款将至,现金压力增大,酒商低价出货以期尽快回笼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酒业协会携武汉农商行推出“湖北酒业贷”。湖北省酒业协会在相关函件中称,受疫情影响,酒行业消费场景大面积消失,此举旨在更好的运用国家政策性贷款资金,帮助湖北酒类从业者共渡难关,以最优的金融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问题。
酒企加剧分化 对于当下行业内出现的分化现象,分析人士指出,名酒的附加属性,使其在行业消费收缩中仍然受益。
蔡学飞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提到,酒类消费和社会经济活跃度有直接关系。疫情期间,社会流动性降低,酒类消费场景缺失,市场的需求量实际上大幅降低。但即使如此,婚喜寿宴等民生刚需消费只会推迟或者减小,不会消失,而名酒在这些细分场景具有极强的刚需性,在此情形下,有品牌、有文化、有价值的名酒则成为直接受益者。
蔡学飞对财联社记者说:“疫情实际上加速了酒类消费的分化。大家喝得少了,用得好了。比如周末和同事的聚餐,可能因为疫情就不聚了,但哪怕经济再差,走亲访友还是需要的,礼品还是要送的。所以说名酒虽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整体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而非名酒就下滑得很严重。此外,名酒还有一定的增值预期,相对来说市场存储意愿比较高,而非名酒在这方面就弱很多。”
“强者恒强”,这一现象在经销商中也得到印证。上述经销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在其销售的多个品牌中,“肯定还是品牌酒好卖一点”。
与此同时,面对销售环节的压力,酒企也有所动作。中金公司食品饮料团队研报指出,11月末多地疫情反复,白酒动销短期仍然承压,酒企陆续开展开门红相关市场活动,推进打款目标制定和回款政策下放,据团队调研,许多白酒公司弱化了对2023年开门红销量的考核,增加价格、渠道库存等柔性指标,重视增长质量以及经销商利益。
(编辑 刘琰)
“悲欢并不相通”? 酒企“喜”迎收官捷报 经销商却陷“库存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