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日均销量大增400多倍,这类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 提供者 财联社

  • Post category:股市
  • Reading time:1 mins read

【明日主题前瞻】日均销量大增400多倍,这类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 © Reuters. 【明日主题前瞻】日均销量大增400多倍,这类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

【今日导读】

日均销量大增400多倍,这类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储备,这类药品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刷新单轮股权融资纪录,下游该应用场景投放进入密集期

12月份部分国际航线机票预订量有望翻倍,行业高景气已在酝酿

东南亚电商平台龙头年内三获注资,最新估值已超110亿美元

转化效率纪录再次被打破,这类光伏电池2022年产能有望同比大增4倍

复合铜箔设备龙头或再获40台新单,公司在手订单大超年初预期

房交会期间武汉二环外区域不再限购

【主题详情】

日均销量大增400多倍,这类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

据媒体报道,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药店后发现,不少药店内的抗原检测试剂盒、连花清瘟和布洛芬都缺货,甚至力度伸等商品也断货了。丁香医生App数据显示,目前自测盒的日均销量对比11月份增长400多倍。“我们现在正在申请抗原检测试剂盒和力度伸,但是不一定能进到货,比如抗原检测试剂盒,其实我们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都进不到货了。”也有其他药店工作人员反馈,目前还有少量自测盒,但卖完之后估计很难补货了。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对于老年人,方案提出,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均可自主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其所在地级市/区县,要按照辖区老年人数量及每周抗原检测频次,免费为老年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此类人员应当每周开展2次抗原检测,也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单位进行储备,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储备抗原检测试剂。国金证券分析指出,国内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抗原检测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阶段性需求爆发或带动抗原产品的放量,生产厂商及相关渠道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外来看,常态化检测仍存在一定需求,冬季流感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流行,或引发对新冠联检产品需求,需关注联检自测产品的审批节奏及市场需求情况。

上市公司中,易瑞生物的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全国仅有的3家新冠荧光抗原生产厂家之一。万孚生物是国内首批新冠抗原获证企业,公司的抗原检测试剂采用胶体金法,可定性检测样本中的新冠病毒N蛋白抗原。热景生物生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作为首批通过德国Bfarm认证的产品,后续又陆续通过了欧盟CE、中国NMPA、英国CTDA和美国FDA EUA授权/认证,是国际上少有的能够同时在全球几个主流市场通过上述认证的企业。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储备,这类药品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各地要加大供应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和本省份推荐的中药清单,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可酌情增加。

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较低,而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国家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湘财证券分析指出,在“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新形势下,防疫相关中药以及呼吸系统用中成药投资价值凸显。2019年我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呼吸系统中成药销售规模约300亿以上,2020年受疫情管控及佩戴口罩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滑,2021年预计恢复至267亿元以上,建议关注防疫中药和呼吸系统用中成药。

上市公司中,益盛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人参多次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红日药业产品血必净注射被连续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第九版)》,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纳入抗疫中医药的“三药三方”。香雪制药的粤抗一号中药汤剂被纳入《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中医药干预方案》。

行业刷新单轮股权融资纪录,下游该应用场景投放进入密集期

越来越热的中国氢能行业刷新了单轮股权融资纪录。12月8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轮融资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单轮融资金额45亿元和估值130亿元双双创出行业新高。近期,伴随氢能产业鼓励政策频出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氢能产业链公司趁热打铁,在资本市场愈发活跃,包括积极谋求在A股和港股上市。

11月,四川省、湖南省、福建省、山东省等地发布了与氢能相关的产业政策或补贴政策。从具体内容看,主要涉及省市级“十四五”期间的能源发展规划和针对氢能各环节的财政补贴计划等。随着氢能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广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投放进入密集期,2022年Q3共计1346辆燃料电池汽车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辆。川财证券指出,根据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指引,下游整车应用场景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底存在约3倍的增量空间,预计23年-25年整车产销规模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下游整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将有力地带动中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装机规模的提升,在规模效应的带动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成本将不断下降,进而刺激整车和零部件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形成良性闭环,看好下游整车厂商和中游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供应商量利齐升。

上市公司中,金通灵“氢能”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氢燃料电池空压机项目上,公司氢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首批样机正在生产装配中,预计年底可完成。京城股份致力于先进复合材料气瓶、加氢站、供氢系统的设计开发,开发的车用CNG复合材料气瓶和35-70MPa车用氢气复合材料气瓶产品已经通过了ISO11439、ISO11119-2、ECE R110、NGV2、国标等标准体系认证,并为福田、宇通、上汽、飞驰车及各集成商提供配套产品及相关服务。雄韬股份8年前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系统、加氢制氢储氢等关键产业链布局。此外,钠离子电池作为公司重要的技术储备,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研发进展。同时,近几年公司锂电池的销售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高速成长。

12月份部分国际航线机票预订量有望翻倍,行业高景气已在酝酿

近一个月以来,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先后宣布恢复或加密部分国际航线,仅12月份,南航、东航、国航三大航空公司就开通了136条国际航线。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出入境政策调整,12月份部分国际航线机票预订量有望翻倍。加之元旦春节将至,入境航班需求也会有明显提升,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运力将进一步释放。国海证券指出,机场板块存在确定性估值修复机会。一线机场始终是中国民航业的优质核心资产,尽管短期经营仍受疫情影响,但其汇聚高端流量的平台属性没有改变,自然垄断的地位也没有改变,业绩依赖于国际需求复苏。国门开放日,价值回归时。航空板块存在估值修复与周期弹性两大逻辑。对于本轮航空业周期弹性,潜在需求增长孕育基础,核心航线提价打开空间,供给增速受限放大弹性,后疫情时代民航高景气行情已在酝酿。

上市公司中,春秋航空已拥有116架A320系列飞机机队,成为国内在飞航线、 载运旅客人次、旅客周转量等规模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亚地区领先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门户复合型枢纽机场之一,是国家着力打造的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机场。目前是南方航空的基地机场,中国国航、深圳航空、 中国东航和海南航空均在白云机场实行了基地化运作。同时,白云机场为国家确立的中南机场群中唯一核心门户枢纽机场。

东南亚电商平台龙头年内三获注资,最新估值已超110亿美元

据媒体DealStreetAsia从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获得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近日再向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注资3.425亿美元。加上5月的3.7825亿美元和8月的9.125亿美元,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向Lazada投入的资金已超16亿美元。此轮注资之后,Lazada的最新估值达到113亿美元。据悉,自2016年收购Lazada后,阿里巴巴曾在2017年、2018年分别向Lazada注资10亿美元和20亿美元。Lazada成立于2012年,是东南亚本土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通过商业和科技促进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六国市场发展。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6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5.7%。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9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6%,实现连续两年高速增长。中信建投孙晓磊研报认为,跨境电商出海是大势所趋,巨头作为“排头兵”其布局应更加受到关注,在国内政策持续推动、“一带一路”“RCEP”等市场不断开拓之下,续看到巨头出海带来的行业机遇。东方证券项雯倩认为,中国电商出海在商品及物流侧的基础能力扎实,未来在新流量的驱动下,商业模式仍将持续进化。

公司方面,嘉诚国际2021年已承接Lazada平台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华凯易佰子公司易佰网络合作的第三方B2C电商平台速卖通和Lazada以及合作的B2B采购电商平台1688.com为阿里巴巴旗下资产;华贸物流2022年6月14日发布公告与LAZADA签署专项跨境电商类合同,顺利开通昆明至吉隆坡定期国际全货机航线,未来公司有望复制Lazada模式,实现更多跨境电商物流包机线路,提升全球服务竞争力。

转化效率纪录再次被打破,这类光伏电池2022年产能有望同比大增4倍

日前,晶科能源宣布,其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经权威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中国计量科学院检测实验室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4%,又一次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的新高。

天风证券预计,2022年TOPCon电池产能规模有望超50GW,较2021年的10GW同比大增4倍,到2023年产能或达80GW。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在全球新增光伏装机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个企业积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方向之一就是TOPCon技术路线,其具备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性价比,并且能承接原有PERC产线改造升级,TOPCon电池加速扩产,带动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需求,重点把握相关电池、设备及材料厂商投资机遇。

公司方面,激智科技目前主要生产太阳能背板膜(含双面电池用透明背板),2021年度销售额达51,811.96万元,同比增 97.37%,实现向多家组件行业龙头企业交货,在客户的P型及TOPCon组件产品中份额提升;罗博特科的光伏设备在PERC、TOPCON及HJT等高效晶硅电池工艺中均有应用,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的光伏厂商均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包括:爱旭科技、通威太阳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阿特斯、晶科、韩华、东方日升、REC Solar等;皇氏集团10月18日公告,孙公司皇氏绿能与英利能源成功签订6GW TOPCon电池片销售合作框架协议,当月还与央企客户中建材浚鑫签订6GW TOPCon电池片销售框架协议。

复合铜箔设备龙头或再获40台新单,公司在手订单大超年初预期

东威科技公告,与胜利精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对新型高速高效水平夹持式复合铜箔电镀设备(两套夹持系统及12镀铜槽,设计生产速度20米/分钟,保底15米/分钟)进行方案评估与开发合作,胜利精密以2023年上半年10台、下半年30台的订单锁定公司上述设备产能。东威科技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年初公司对新能源设备的预期约十几台,但目前新能源设备在手订单已达20多亿元,大大高于年初预期。

目前下游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厦门海辰公司积极布局PET复合铜箔,中游制造端如重庆金美发展较快,绑定宁德时代,目前相关产品已经量产;传统铜箔公司如诺德股份也开始布局复合铜箔产品。国海证券研报指出,由于PET铜箔产品性能更优,成本相对更低,因此预计PET铜箔产品未来渗透率快速提高,2025年达到15%的渗透率。预计2025年PET铜箔需求量为14万吨,对应179亿元市场空间,2022年市场空间为9亿元,市场成长潜力较大。

上市公司中,除东威科技外,三孚新科公司的新型复合铜箔电镀工艺目前正处在中试阶段,预计明年可以规模化应用。胜利精密复合铜箔项目采用PET或PP作为基材原料,选择“基材-磁控溅射-水镀”的工艺路线;目前送样检测的客户为动力电池厂商。宝明科技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投资合同》,合同约定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锂电池复合铜箔项目,主要生产锂电池复合铜箔,项目总投资为60亿元。

房交会期间武汉二环外区域不再限购

12月8日,民生银行分别与万科、绿城、金地集团、碧桂园、龙湖集团、金辉集团等10家房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民生银行将围绕商品房、保障房、绿色建筑、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为十家房企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针对武汉调整限购,解除二环外楼市限购的消息,多位武汉本地业内人士表示,该调整仅限于第39届武汉房交会期间,即12月8日至31日,有效期22天。此次武汉房地产交易会期间,将有204家房企、210个主要在售楼盘的5.8万套房源供市民挑选。展会期间,配套出台了一系列阶段性宽松措施,包括二环外放开限购、容缺办理外来购房资格、二手房带押过户试点、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

中信建投竺劲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放开将推动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但销售修复尚需时日,政策放松预期仍在。短期内,再融资放开带来的机会包含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大股东拥有较多房地产或土地资产的上市国有房企;第二条是估值较低的绩优房企。中长期来看,坚定看好“三高房企”、信用修复和政策放松下的销售复苏。光大证券何缅南指出,“三箭连珠”供给端融资支持框架基本形成,预期随着国内疫情管控优化,经济活动复苏,居民收入预期修复,房地产行业供需回暖可期。

上市公司中,大悦城主营房地产开发、经营、销售、出租及管理住宅、商用物业,经营业态涵盖住宅、商业地产及部分产业地产,公司开发、管理、经营的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在中国商业地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业务平台。南国置业主营房地产的开发与运营,涵盖多种物业类型的开发,公司开发的商业地产已初步形成南国大家装、泛悦Mall、泛悦汇、泛悦坊四条产品线,公司以武汉为核心区域,布局于成都、南京、重庆等城市,公司实控人为中国电建集团。

【明日主题前瞻】日均销量大增400多倍,这类产品有望成为重要检测手段  

发表回复